跳至內容

第26天〈基本處理〉:「法式濃湯」

Bisque 與台灣「二路菜」的湯品工藝比較
2025年7月12日
第26天〈基本處理〉:「法式濃湯」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 未有評論

你知道台灣婚宴上那道濃稠的「魚翅羹」和法國經典的「Bisque 濃湯」,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當羹湯遇上濃湯,表面看似不同,背後卻是一場關於「質地」與「工藝」的精密較量。


湯品,是餐桌上最能體現地域飲食文化的料理。台灣的「魚翅羹」象徵富貴與祝福,而法國的「Bisque」則承載著從宮廷延續至今的高湯工藝。Escoffier 在《現代烹飪指南》中,將 Bisque 定義為一種以海鮮為主角、經過慢燉與細緻處理的濃湯,從法國宮廷廚房到現代餐廳,Bisque 不僅是滋味的展現,更是一種講究技法與層次的質地設計。


Bisque 與台灣「二路菜」中的羹湯,在製作邏輯上雖然素材不同,卻有著高度相似的處理方式。Bisque 以小龍蝦、蝦或龍蝦為基底,透過慢燉、攪拌與過濾層層濃縮風味,最後以鮮奶油提升滑順口感。而台灣羹湯則以魚翅、海鮮、菇類為主,強調勾芡手法來賦予湯品濃稠質地。兩者皆強調「口感的厚度」與「風味的層次」,不同的是,Bisque 講求自然膠質與乳化效果的細膩呈現,而羹湯則以澱粉勾芡快速打造稠滑口感。這反映了西式湯品追求「工藝還原自然」的邏輯,與中式羹湯強調「外加手法塑形」的文化差異。


Escoffier 規範的 Bisque 製作流程,從海鮮殼類煎香、加入 mirepoix 蔬菜爆炒開始,隨後以白蘭地、白酒脫釉,再慢燉至海鮮風味完全釋放。過濾後,透過roux加上 velouté 作為天然增稠劑,賦予湯體綿密質感,最後以鮮奶油調和味道與質地。這種「風味萃取—質地設計—風味融合」的邏輯,讓每一口 Bisque 都是從海鮮本身延伸出的層層風味。而台灣羹湯雖然製程上更為簡化,但在火候、勾芡時機、食材搭配上的細膩度,則展現了另一種快、狠、準的工藝精神。


Bisque 經由 Escoffier 的公式化,成為西餐教育中的經典範例,也讓這類高成本、高技術門檻的湯品進入了標準化生產的軌道,成為宴會、餐廳菜單中的常見品項。而台灣的羹湯,雖然起源於民間辦桌文化,但隨著冷凍羹湯、即食包的普及,也逐漸標準化為量產型產品。兩者都面對了「如何將職人技術轉化為穩定商品」的挑戰,Bisque 透過工業化程序還原自然層次,羹湯則透過配方標準化快速複製風味。


Bisque 與羹湯,都是文化下的湯品工藝縮影。從小龍蝦濃湯到魚翅羹,都是以「厚度」與「層次」為目標,背後卻反映了西方對「還原自然」的執著與東方對「形塑口感」的靈活。當台灣料理邁向更高層次的質地設計時,是否也能從 Bisque 的工藝精神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精緻表達?


—————


根據《現代烹飪指南》的說明,以下為「法式濃湯(Bisque)」操作配方,食譜內容經過現代西餐邏輯推敲與標準化份量設計:


成分


300g,蝦或小龍蝦,連殼

1根,胡蘿蔔,切丁

1顆,洋蔥,切丁

1根,西洋芹,切丁

2瓣,大蒜,切片

30g,無鹽奶油

30ml,白蘭地(可選,增添香氣層次)

60ml,白葡萄酒(可選,增添酸香)

1公升,雞高湯或魚高湯

30g,白米(增稠用)

100ml,鮮奶油

1撮,鹽

1撮,白胡椒粉

1片,月桂葉(可選,增加香氣)

少許,巴西里碎(裝飾用,可選)


作法


炒香基底

以中火加熱奶油,先下蝦殼(或小龍蝦殼)炒至轉紅、香氣釋出,取出蝦肉備用。


炒蔬菜

同鍋加入胡蘿蔔、洋蔥、西洋芹、大蒜、月桂葉,炒至蔬菜微焦且香氣濃郁。


脫釉增香

加入白蘭地與白葡萄酒,煮至酒精揮發並稍微收乾。


慢燉萃取

倒入高湯、蝦殼與白米,轉小火慢燉約40分鐘,讓海鮮與蔬菜精華充分釋放。


打碎過濾

移除月桂葉,將湯料用果汁機或攪拌棒打成細泥,過篩去渣,湯底回鍋。


濃縮調味

加入鮮奶油與預留蝦肉,小火煮至濃稠,鹽與白胡椒調味。


裝飾上桌

倒入湯碗,撒上巴西里碎點綴,即可享用。


應用方式

法式濃湯(Bisque)適合作為宴會前菜、冬日暖湯,亦可搭配法式麵包、海鮮焗烤等。可用於小龍蝦、蝦、蟹、龍蝦等不同甲殼類海鮮,為經典法餐的精緻代表。


風味變化建議

加 10g 番茄糊,增添酸香與色澤

加 5g 辣椒粉,帶出微辣層次

替換 50ml 鮮奶油為椰奶,創造東南亞風味


—————


「根據 Escoffier 所著《Guide to Modern Cookery》,請搜尋該書如何定義 Bisque,並提供英文原文與當代專業評論,並比較其與東亞羹湯(以台灣婚宴二路菜為例)在製作邏輯與質地設計上的異同。」


—————



延伸閱讀:


100天100則,從法式料理聖經中,找到法餐鮮少人提到的細節,Day 80

📖《法式料理聖經》- 湯品與燉菜篇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 Chapter on Soups and Stews) 法式 Mirepoix(燉菜香料基底)— 精煉法式料理風味的關鍵


https://www.threads.com/@twfm1205/post/DJSiJgsxTH1?xmt=AQGzDYH4MXKDfnEWJLJ76kqmNwz-zSQUsEHNeWh3kEZxBQ


100天100則,從法式料理聖經中,找到法餐鮮少人提到的細節,Day 74

📖《法式料理聖經》- 醬汁篇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 Chapter on Soup and Sauces) 延伸變化,法式醬汁的無限可能


https://www.threads.com/@twfm1205/post/DI9_EbmgRoh?xmt=AQGz8iom8FjjV2tmqvR3UTqEUDIRcRG-ieyrsVcXW9AKQg


—————


本系列專欄以 Auguste Escoffier 的《Guide to Modern Cookery》為藍本,逐日拆解書中精選的100項核心料理技術與公式。透過系統化分類與現代語境對照,專欄不僅回溯法式料理制度的起點,也試圖以專業結構、文化觀察與制度翻譯,重建讀者對「標準化」與「技藝轉譯」的理解。

每篇文章涵蓋歷史背景、技術比較、實務應用、產業延伸、結語反思與食譜推敲,並搭配 Threads 導讀與 Perplexity 查證提示,適合專業廚人、飲食工作者與料理文本研究者持續追蹤。

第26天〈基本處理〉:「法式濃湯」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2025年7月12日
分享這個貼文
封存
登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