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現代烹飪指南》專欄簡介

2025年5月23日
《現代烹飪指南》專欄簡介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 未有評論

100天,重新認識「標準化」如何塑造現代法式料理



今天你走進一家高級餐廳,點了一道紅酒燉牛肉(Boeuf Bourguignon),看著那醇厚的醬汁緊緊包覆著柔嫩的牛肉,你可能會覺得,這就是所謂的「經典法餐」。但這道菜的樣貌、做法與邏輯,其實並不是天經地義。


在19世紀末,法國料理仍然深受宮廷飲食文化影響,講究十幾道菜的奢華排場,裝飾繁複、手續瑣碎。這樣的料理風格,也許適合為少數貴族打造的饗宴,但對於當時興起的餐館、飯店來說,卻是無法應對的低效模式。


直到1907年,一位名叫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的廚師,出版了《A Guide to Modern Cookery》(《現代烹飪指南》),這本書,徹底改變了法式料理的命運。


Escoffier不是在寫一本食譜,他做的是把過去依賴經驗與師徒傳承的「手藝」,轉化為一套人人可學的「標準流程」。這是烹飪史上第一次,有人試圖用科學與系統化思維,將「美味」這件事公式化。


他把繁瑣的宮廷料理,拆解成精緻卻高效的 fine dining 模式,讓高級餐廳得以批量製作經典菜餚。他確立了「五大母醬」(Béchamel、Espagnole、Hollandaise、Velouté、Tomate),成為至今仍是西餐基礎的核心技法。更重要的是,他創立了「廚房分工制度」(Brigade de Cuisine),將廚房劃分為主廚、副主廚、部門主廚、醬汁師、甜點師等明確職責,讓餐廳從此能像軍隊一樣高效運作。


這套系統不僅改變了法國餐飲業的體質,也成為全球餐廳運作的模板。你今天在米其林餐廳看到的廚房分工模式、連鎖品牌標準化作業,甚至餐飲教育的教材內容,其實都源自於這本書的影響。


從Le Cordon Bleu(法國)、Westminster Kingsway College(英國)、William Angliss Institute(澳洲)、到CIA(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美國),這些世界頂級廚藝學校,至今仍將《現代烹飪指南》視為必讀經典。這不僅是一套烹飪技術的整理,更是一個「如何將手藝變成產業」的範本。



📖 這個專欄會做什麼?


在這100天裡,我們不會只是照本宣科地重現那些經典菜餚。我們要做的,是帶你拆解這些料理背後的「公式化過程」,看懂它們如何從混沌的經驗,變成可以被教學、被標準化、被規模化的系統邏輯。


每天一個主題,一次對比。從白色高湯到棕色高湯,從荷蘭醬到紅酒醬,每一道料理的製作細節,都蘊藏著Escoffier如何用「標準化」去駕馭「風味」的智慧。


每篇專欄都會附上對應的料理示範圖,以廚師視角呈現當時的製作細節。同時,我們也會提供Perplexity 查證用 Prompt,讓這個專欄不僅止於我說的,更邀請你自己去查找原典、閱讀當代評論,避免閉門造車。


這不只是法國料理的故事,這是現代餐飲業如何誕生的故事。也是我們一起重新理解「經典」與「標準化」的機會。


準備好了嗎?


從 Day 1 開始,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座1907年的廚房,重新認識你所熟悉的每一道法餐。

—————

關於本專欄


本系列專欄以 Auguste Escoffier 的《Guide to Modern Cookery》為藍本,逐日拆解書中精選的100項核心料理技術與公式。透過系統化分類與現代語境對照,專欄不僅回溯法式料理制度的起點,也試圖以專業結構、文化觀察與制度翻譯,重建讀者對「標準化」與「技藝轉譯」的理解。


每篇文章涵蓋歷史背景、技術比較、實務應用、產業延伸、結語反思與食譜推敲,並搭配 Threads 導讀與 Perplexity 查證提示,適合專業廚人、飲食工作者與料理文本研究者持續追蹤。



《現代烹飪指南》專欄簡介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2025年5月23日
分享這個貼文
封存
登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