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1天〈烹飪基礎〉:「基礎高湯」

法式料理的公式,從這一鍋開始
2025年5月24日
第1天〈烹飪基礎〉:「基礎高湯」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 未有評論

你吃過紅酒燉牛肉、奶油白醬嗎?


看似簡單的一鍋湯底,卻決定了整道菜的靈魂。


但你可曾想過——「高湯」這件事,原本根本沒有標準。


1907年以前,每位廚師、每家餐廳,都有自己的「高湯秘方」,沒有比例,沒有步驟,全靠經驗。

直到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出現,他把這些「只可意會」的手藝,寫成了一套人人都能複製的公式。


這不僅改變了法式料理,也改變了全世界的餐廳。


在19世紀末,法國料理依然停留在宮廷飲食的繁複時代。

動輒十幾道菜的排場,裝飾華麗、手續瑣碎,講究的是「場面」,而非效率。這樣的料理方式,並不適合當時興起的餐廳與飯店。


Escoffier 看見了這個問題。他明白,若要讓法餐走進現代社會,必須先從最根本的地方開始改變——也就是「高湯」。


他將這些原本因人而異的製作方法,轉化為標準化、系統化的流程。

這是《現代烹飪指南》最重要的貢獻之一:讓法餐從「手藝」變成「標準」,讓味道可以被穩定複製,從而進入餐飲產業的大規模生產。


Escoffier 將高湯細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白色高湯(White stock)與棕色高湯(Estouffade)。

白色高湯追求清澈純淨,作為白醬、清燉料理的基礎。其製作重點在於選用牛腱肉、禽類骨架與蔬菜,慢火細燉,確保湯色透明,味道乾淨。


相較之下,棕色高湯則是一場焦糖化的味道堆疊。牛肉與小牛肉、火腿、豬皮,搭配蔬菜,以奶油煎至金棕色,再進行長時間燉煮,製作出厚實濃郁的基底,成為紅酒燉牛肉、Espagnole醬汁等重口味料理的靈魂。

過去,這些差異只能靠廚師的經驗來掌握,而 Escoffier 則用清楚的分類與標準,讓這些「味道哲學」第一次有了可複製的公式。


以白色高湯為例,Escoffier 明確規定製作3.8公升所需的食材比例:


牛腱肉:1.36公斤

瘦牛肉:1.36公斤

禽類骨架:680公克

胡蘿蔔、蘿蔔各450公克

韭蔥與芹菜合計230公克

防風草230公克

插有丁香的洋蔥1顆


這些材料的選用,並非隨意,而是根據「澄清度」與「純淨風味」設計。製作過程更強調火力控制與食材綁緊,避免肉品散開影響湯色,並要求定時攪拌,讓溶質均勻釋放。


反觀棕色高湯,除了肉類與骨架之外,更講究蔬菜的焦糖化處理。胡蘿蔔與洋蔥需以奶油煎至金棕色,製作3.8公升高湯所需材料為:


牛腱肉(帶骨):1.81公斤

小牛腱肉(帶骨):1.81公斤

生火腿:450公克

新鮮豬皮:450公克

胡蘿蔔、洋蔥各230公克(煎至棕色)

香草束(歐芹、芹菜、百里香、月桂葉)


這些細節,讓高湯從經驗手感,變成了「步驟明確、結果可控」的製作公式。


高湯的標準化,遠不只是「好學」那麼簡單。

它讓餐廳能夠穩定提供品質一致的經典料理,也讓餐飲學校有了統一的教學基準。

從巴黎到倫敦、從紐約到東京,每一位學習法餐的學生,都能依據這套標準掌握味道。


Escoffier 透過這套系統,讓法式料理從師傅的個人藝術,變成了一種可以規模化生產的餐飲產業邏輯。

也正因如此,米其林餐廳、五星級飯店,乃至全球連鎖品牌,都能用這些標準化流程,確保品質穩定。


這是將「風味」變成「系統」的關鍵一步。


當高湯被寫成公式,料理的靈魂會因此被犧牲嗎?

Escoffier 的答案是:正因為基礎被標準化,真正的創意才有了發揮的餘裕。

但這條路,帶來的是味道的民主化,還是工業化的開始?


今天的我們,仍然站在這個交叉口上。


—————


根據《現代烹飪指南》的說明,以下為「白色高湯(White Stock)」操作配方,食譜內容經過現代西餐邏輯推敲與標準化份量設計:


🧂 成分列表

1,800 g,小牛骨,切塊,未烘烤

450 g,牛膝肉帶骨,可選,增加膠質與風味厚度

1 顆,洋蔥,切半插入 2 枚丁香

150 g,防風草,切塊

1 支,芹菜梗,切段

1 支,韭蔥白(leek white),去根清洗乾淨

1 束,香草束,含百里香、月桂葉與歐芹梗


5,000 ml,冷水,完全覆蓋原料


🧑‍🍳 作法步驟

骨頭準備:骨頭與肉塊清洗後泡冷水 30 分鐘去血水,再斷骨方便釋出膠質。


初煮與去沫:將骨頭與冷水放入鍋中,慢火加熱,煮至沸騰前開始撇去浮沫與脂肪。


加入蔬菜與香草:將 mirepoix 蔬菜與香草束加入鍋中,保持小火微沸。


長時間慢燉:鍋蓋半開,以 80–90°C 燉煮 8–12 小時,不可大滾,以保持湯體清澈。


過濾與冷藏:以濕紗布或細篩過濾後,冷卻至室溫,冷藏並去除凝結的油脂封膜,即可使用或冷凍保存。


🍽 應用方式



白色高湯為白醬(Béchamel)與天鵝絨醬(Velouté)的母體基底,亦可用於製作雞肉濃湯、馬鈴薯湯、乳酪焗烤及清淡的洋蔥湯。


衍生應用如:


加入 roux 製成 Velouté Sauce

直接取代牛奶製成 淡味白醬(低乳脂版)

與雞肉煨煮製成濃湯、肉餡汁 base、燉飯液


🧪 風味變化建議

換 1/3 的骨頭為雞骨,風味更清淡柔和,適合搭配海鮮醬汁

加 50 ml,白酒,提升湯底香氣與酸度,適合冷醬基底

減 1/2 洋蔥,加 1 根西洋芹,使風味更清爽乾淨

加 2 小撮,乾香菇(泡軟),製作更具深度的高湯,適合蔬食基底

使用壓力鍋減時至 3 小時內,保持膠質與風味濃縮


棕色高湯(Estouffade)食譜,請參考下集「第2天〈烹飪基礎〉:「棕色高湯」——燒、炒、煉,與我們的湯有什麼不同?」


—————


「根據 Escoffier 所著《Guide to Modern Cookery》,請搜尋該書如何定義棕色高湯(Estouffade)與白色高湯(White Stock),並提供英文原文與當代專業評論,補充這些定義在當代餐飲教育中的延伸應用。」


—————


延伸閱讀:


100天100則,從法式料理聖經中,找到法餐鮮少人提到的細節,Day 10📖《法式料理聖經》- 湯品與燉菜篇(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 Chapter on Soups and Stews) - Herb Sachets (香草束的應用)https://www.threads.com/@twfm1205/post/DFWMRRDI0hY?xmt=AQF0CQYd7N5uJza8g4jw3H3feEQlAGxehM3bgfEVQDTSRg

—————


關於本專欄


本系列專欄以 Auguste Escoffier 的《Guide to Modern Cookery》為藍本,逐日拆解書中精選的100項核心料理技術與公式。透過系統化分類與現代語境對照,專欄不僅回溯法式料理制度的起點,也試圖以專業結構、文化觀察與制度翻譯,重建讀者對「標準化」與「技藝轉譯」的理解。


每篇文章涵蓋歷史背景、技術比較、實務應用、產業延伸、結語反思與食譜推敲,並搭配 Threads 導讀與 Perplexity 查證提示,適合專業廚人、飲食工作者與料理文本研究者持續追蹤。

第1天〈烹飪基礎〉:「基礎高湯」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2025年5月24日
分享這個貼文
封存
登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