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第8天〈醬汁公式化〉:「白醬」

當奶香遇上麵粉,法國與台灣白醬濃湯的分野
2025年5月24日
第8天〈醬汁公式化〉:「白醬」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 未有評論

台灣人說的「白醬」,你腦中會浮現什麼?


白醬義大利麵?


焗烤奶油雞?


或是濃郁的白湯拉麵?


但你知道嗎?這些白醬的原型,其實來自法國經典母醬之一<Béchamel Sauce(白醬)。不過,與我們印象中的「濃郁奶味」不同!法國白醬的邏輯,從來不是「越濃越奶」這麼簡單。


在法國,Béchamel 是所有白醬系料理的起點。Escoffier 將這道醬汁系統化,成為五大母醬之一,無論是焗烤、燉菜、派餡、湯品,只要是白醬系,幾乎都脫胎於它。


與我們熟悉的「牛奶+麵粉+奶油=白醬」這種簡化做法不同,正統 Béchamel 是一套嚴謹的工藝流程,它不僅關乎濃稠,更關乎風味層次與質地平衡。Escoffier 讓這種工藝不再停留在「家傳手感」,而是透過標準化,成為餐飲業可被複製的基礎技術。


台灣常見的白醬做法,是先炒麵粉、再加牛奶,靠不斷攪拌來達到濃稠滑順,講究的是快速成型、奶香濃郁。


而法國的 Béchamel,則是一場「溫火慢煮」的耐心修行。它從白色麵糊(white roux)開始,加入滾燙牛奶,緩緩融合,並加入洋蔥、小牛肉、百里香等香料,經過約一小時的慢燉,讓澱粉的粉味完全轉化為細膩的柔滑質地。


這種濃稠,不是為了厚重的口感,而是為了成為「風味載體」。Béchamel 的存在價值,在於能夠支撐起後續的變體醬汁(如 Soubise、Mornay)與各式料理,讓每一層風味都能被乾淨、細膩地傳遞。


這與台灣白醬的「濃郁至上」邏輯,形成了本質性的差異。


Escoffier 為 Béchamel 設計了明確的製作流程:


1. 麵糊與牛奶的融合,將滾燙牛奶倒入炒好的乳白色麵糊中,邊倒邊攪拌,避免結塊。


2. 溫火慢燉與芳香料提味,加入去骨小牛肉、洋蔥、百里香等香料,以小火慢燉一小時,讓風味逐步釋放、融合。


3. 過篩與防止結皮,燉煮完成後,經過粗棉布過濾,確保質地細膩。(舊式做法,新式會直接覆蓋保鮮膜。)


4. 後續乳化收尾(視需求而定),雖然基礎 Béchamel 不強調乳化,但在製作濃湯、焗烤、後續延伸的醬料製作時,常會在離火後加入奶油、鮮奶油,進行質地與風味的收尾。


這種細緻的處理,讓 Béchamel 不僅是「一鍋白醬」,而是成為法餐體系中,支撐無數料理的靈魂基底。


Béchamel 的標準化,讓法餐在濃湯、白醬系料理的呈現上,具備了穩定性與可複製性。從 Soubise 洋蔥醬、Mornay 起司醬、乃至焗烤通心粉與奶油燉菜,每一道料理背後,都是這套系統化工藝在發揮作用。


這種將「濃稠」視為一種可被設計、可被控制的風味工具,讓法餐得以在 fine dining 與大量生產之間,取得質感與效率的平衡。


相比之下,台灣的白醬與羹湯系統,仍多仰賴「師傅經驗」與「現場手感」,在產業規模化上,面臨著標準化與質感如何兼顧的挑戰。


Béchamel,讓「白醬」這件事變得有系統、有邏輯。它不只是奶香與濃稠的代名詞,而是一套可被複製、被演繹的風味工程。


這與我們習慣的「快炒奶香白醬」相比,更像是從根本建立風味結構的「建築師思維」。那麼,你認為台灣的白醬濃湯,是否也有必要走向這種系統化的風味建構?


還是快速、直覺、手感,才是屬於我們的答案?


—————


根據《現代烹飪指南》的說明,以下為「白醬(Béchamel Sauce)」操作配方,食譜內容經過現代西餐邏輯推敲與標準化份量設計:


成分

60 g,無鹽奶油,需完全融化但不可上色

60 g,中筋麵粉,用於製作白色 roux

1,000 ml,全脂牛奶,需加熱備用

3 g,細鹽,基本調味

1 撮,白胡椒粉,用於提味與去腥

1 撮,肉豆蔻粉,可選,用於增加香氣層次

1 顆,洋蔥,插入 2 片月桂葉與 2 顆丁香,構成「onion piqué」(可選,用於增香)


🧑‍🍳 作法

加熱奶油:在中小火鍋中放入奶油,完全融化但不可變色,避免產生堅果風味。


製作白色 roux:加入麵粉後持續攪拌約 2–3 分鐘,炒熟但不可讓其變色。此步驟讓麵粉中的澱粉顆粒包裹脂肪,準備後續糊化反應。


逐量加奶:分次加入熱牛奶,每次加入後用打蛋器快速攪拌,避免結塊。


加入調味與香料:加入鹽、胡椒與肉豆蔻粉;若使用 onion piqué,此時也可一併加入。


文火慢煮:轉小火煮約 20–30 分鐘,期間持續攪拌防止底部燒焦。


過篩:使用細網篩過濾醬汁,使成品更加細膩滑順。


🍽 應用方式


白醬為熱製母醬之一,廣泛應用於 焗烤料理(如焗花椰菜、焗馬鈴薯)、千層麵、烤雞佐醬、奶油蘑菇雞、燉飯基底 等。


同時也作為多款衍生醬的基底,包括:

起司醬(Sauce Mornay):加入格魯耶爾起司與帕瑪森

洋蔥醬(Soubise):加入洋蔥泥與奶油

黃芥末奶醬:加入第戎芥末,適合搭配豬排與雞肉


🧪 風味變化建議

加 50 g格魯耶爾起司,製作焗烤用起司白醬

加 5 g第戎芥末,增加辛香與層次,適合搭配白肉

加 20 g洋蔥泥,製作洋蔥奶醬版本,適合燉煮類主菜

減半奶油用量,製作低脂版本,適合健康餐系

加 1 撮,乾燥香草(如百里香),增添法式田園香氣


—————


「根據 Escoffier 所著《Guide to Modern Cookery》,請搜尋該書如何定義白醬(Béchamel Sauce),並提供英文原文與當代專業評論,補充其與台灣白醬、羹湯濃湯在製作邏輯上的差異與應用。」


—————


關於本專欄


本系列專欄以 Auguste Escoffier 的《Guide to Modern Cookery》為藍本,逐日拆解書中精選的100項核心料理技術與公式。透過系統化分類與現代語境對照,專欄不僅回溯法式料理制度的起點,也試圖以專業結構、文化觀察與制度翻譯,重建讀者對「標準化」與「技藝轉譯」的理解。


每篇文章涵蓋歷史背景、技術比較、實務應用、產業延伸、結語反思與食譜推敲,並搭配 Threads 導讀與 Perplexity 查證提示,適合專業廚人、飲食工作者與料理文本研究者持續追蹤。

第8天〈醬汁公式化〉:「白醬」
桔水洋行, 桔水洋行 Fortunella Mercantile Co. 2025年5月24日
分享這個貼文
封存
登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