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東北亞跟中國,我們是不是要往東南亞去了?」
可以的,如果要說到東南亞燒烤文化,可以先從泰國開始。之前我們在東北亞三國其實都沒有談到所謂燒烤文化合併鍋物的做法,像是台灣的燒肉店,會有那種烤爐跟小火鍋合併,等同韓式燒烤也有所謂的銅盤燒肉,泰式燒烤裡,就一個這樣子的餐飲形式,名叫Mu Kratha。
他和剛剛提到的銅盤烤肉,最大的差別除了鍋具本身材質與設計不同以外,在供餐的方式跟配料的選配,亦有所不同,再加上肉品的處理方式、調味料的搭配,更是有明顯的差異。
「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嗎?」
是的,在地理位置相對東南亞的泰國,因為長年如夏,農產豐富、畜牧業與海鮮來源穩定,食材非常豐富這一點,讓泰式燒烤在料理上,除了很常使用到豬肉、雞肉、牛肉等肉品以外,海鮮食材上,例如泰國蝦、干貝、各式貝類、花枝、烏賊、魷魚也很常見。燒烤時還會搭配各種蔬菜,比如白菜、空心菜、蘑菇和玉米,有時候還會加入米粉,吸收燒烤的肉汁,讓口感更豐富。
而這個名叫Mu Kratha的燒烤方式,它正是結合了燒烤和火鍋,用一個圓形的燒烤爐具,中間凸起的部分用來燒烤肉類,特別是豬肉、牛肉;周圍是火鍋湯底,可以煮蔬菜和海鮮,如此能對應到不同食材,提供了更靈活的烹飪方式。這種方式讓人可以同時享受燒烤和火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火候。
「那剛剛提到的處理方式是指醃製的材料不同嗎?還是烤完之後,使用的沾醬?」
兩者皆有其特別之處,比起韓式燒烤,泰式燒烤的調味非常注重新鮮和多樣性。肉類在烤製之前,通常都是以生鮮肉品為主,但亦有使用魚露、蒜泥、香茅、羅勒和椰奶等進行簡單的醃製的做法,這樣能讓肉類充滿東南亞特有的香氣,混和香草、椰奶與魚露。
而說到沾醬,倒不如說料水,質地通常是水狀的調味料,像是最常見的Nam Jim Jaew ,主要由魚露、新鮮萊姆汁、糖、辣椒粉和烘焙過的米粉製成,味道酸辣可口,這裡的米粉是指磨碎的白米,而不是麵條狀的米粉。
「 聽起來味道層次很豐富,那會跟東北亞的燒烤一樣,會用到灑粉?」
在東南亞泰國這邊,灑粉反倒不常見,比起用灑粉,使用新鮮的香草、根莖,反倒是在泰國燒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像是香茅的白色根部、泰國九層塔、洪辣椒、綠色小圓茄子、生的高麗菜葉、香菜、香菜根和蒜頭,這些都是泰國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味道,能夠為燒烤食材增添豐富的層次感。
但這不代表檸檬香桃就除了灑粉以外就不能用,像是官方網站上的食譜資料庫提到的,檸香泰北沙拉,正是使用類似Nam Jim Jaew的食譜,參考台灣目前市場容易取得材料下去改編的沙拉淋醬,這一道沙拉也很適合作為中秋節溫沙拉的做法,簡單抽換原食譜提到的肉品,以烤製的肉片,撕/切成條狀即可使用,搭配紅洋蔥絲、豆芽、番茄丁和烤米粉,中秋聚會上要輕鬆複製重現泰北的溫沙拉也不是問題。
—————
世界烤肉文化
燒烤,這種古老的烹飪方式,已隨著時間和地理位置的變遷,演變成各地獨特的美食文化。從亞洲到美洲,燒烤的風味、食材選擇和餐飲服務形式各不相同。這個專欄將帶你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燒烤文化,從食譜到餐飲服務型態,再到風味檔案的解析,全面呈現每個地區的特色。
亞洲風味:細緻的燒烤工藝
美洲風格:煙燻與火烤的交響曲
歐洲風情:簡約中的精緻
中東與北非:香料的盛宴
通過這個專欄,我們將探討這些燒烤文化背後的歷史淵源,分享各地的經典食譜,並分析其餐飲服務形式的演變。無論你是燒烤愛好者,還是餐飲行業的從業者,這個專欄都將為你提供豐富的靈感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