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甜點櫃前,因為一抹夢幻的綠色而駐足?開心果,這顆擁有溫潤油脂香與細膩質地的堅果,在過去幾年悄悄走進台灣的甜點世界。從開心果千層蛋糕、開心果奶霜,到如今這款「開心果生起司塔」,它不再只是昂貴配料,而是成為主角。
這道甜點的靈感來自中東地區的生機飲食與現代植物系甜點的交會。以腰果、開心果與杏仁為基底,融合椰棗的天然甜味與椰子油的柔潤結構,打造出無需烘烤、卻口感豐富、視覺療癒的「Raw Tart」。
不同於經典 New York Cheesecake 需使用奶油乳酪與大量糖分,這道甜點完全以植物性原料取代,不僅保留乳酪蛋糕的細緻滑順,更強化堅果的天然香氣。搭配一點酪梨、檸檬汁與楓糖漿,口感清新不膩口,完美詮釋「Less is more」的健康甜點哲學。
在澳洲,這類 Raw Cheesecake 類型的甜點常見於市集、獨立咖啡館與有機雜貨鋪,深受都市女性與注重飲食結構的生活實踐者青睞。而台灣近年來愈加重視「健康甜點」、「植物飲食」的趨勢,這款甜點也隨之受到年輕女性族群歡迎——她們重視原料、拒絕過度加工,又希望甜點既美味又無負擔。
而這款塔的美感,也深深打中當代「生活風格」的核心:它不只是一道甜點,更是一個 brunch 桌上的美學表述,一張 Instagram 上的療癒影像,一種用味覺實踐自我關照的方式。
更棒的是,它不需要烘焙技巧,甚至不需要烤箱。只要一台食物調理機與一個可以拆底的塔模,就能在家中完成這道高顏值的甜點作品。對忙碌但追求質感生活的都市女性來說,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你可以根據手邊食材做出個人化微調:不喜歡酪梨的人可以用豆腐或香蕉取代,椰棗可以換成無糖葡萄乾或蜜棗,甚至還能加入一點玫瑰水或橙花水,營造異國香氣。
在接下來即將進入梅雨季與初夏的時節,這樣一款冷藏甜點,不僅清爽無負擔,也替日常注入一絲令人期待的「異國風味」儀式感。
根據原文的說明,以下為「開心果生起司塔」食譜,食譜內容經過現代西餐概念與台灣常見西餐做法推敲設計:
Raw Pistachio Cheesecake Tart 食譜
底層堅果塔皮:
100 克,開心果仁(不加鹽)
100 克,杏仁
30 克,椰絲
5 顆,椰棗,去籽
1 湯匙,椰子油(常溫)
少許,海鹽
內餡乳酪層:
120 克,腰果,泡水4小時
80 克,開心果仁,泡水4小時後去皮
100 ml,椰漿或椰奶(全脂)
½ 顆,酪梨,取果肉
2 湯匙,楓糖漿(可依個人口味調整)
1 小匙,檸檬香桃粉末
1 小匙,香草精
2 湯匙,檸檬汁
裝飾建議(可選):
薄片開心果、乾燥玫瑰花瓣、椰絲或小薄荷葉
製作方式:
【塔皮處理】將底層食材放入食物調理機,打至細碎且能黏合狀態。壓入抹油的20cm可拆底塔模中,壓實並鋪均勻,冷凍30分鐘定型。
【餡料處理】泡軟腰果與開心果後,濾乾。開心果去皮。所有內餡食材放入果汁機中,打至極度滑順細緻,呈現奶霜狀。
【組裝與冷藏】將餡料倒入塔皮中,表面抹平。冷凍2~3小時定型。食用前提前15分鐘退冰,裝飾後切片享用。
—————
本系列為參考現行澳洲檯面上可獲取之中大型餐飲評論網站、出版刊物的閱讀筆記整理而成。貼文原則上避免使用版權圖片,改採ChatGPT 生成之超寫真主義圖片呈現,文中皆會附上該料理的英文原名,並依據台灣常見翻譯用法給出意譯/音譯的中文菜名。如欲進一步探索該菜色,可直接使用英文原名進行搜尋擴展(Google 圖片/國際食譜網站皆適用)。
核心目的在於梳理當前澳洲流行餐飲食譜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無論你是澳洲飲食文化愛好者,或是餐飲從業者、食材供應者,皆可透過本專欄獲得豐富的靈感與市場觀察視角。
2025年更新說明:
經過一年的實作與觀察後,我們進一步發現,許多澳洲流行食譜若欲在台灣市場落地,仍需針對食材取得、口味偏好進行適當調整。因此,從本年度起,本專欄每篇食譜閱讀筆記後段,皆會新增一版「針對台灣市場調整後的食譜建議」,提供台灣餐飲市場、進口貿易業者或家庭料理者可實作參考的改編版本,協助讀者更具體將國際食譜轉化為實用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