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復活節(Easter)是基督教重要節慶之一,紀念耶穌基督的復活。雖然澳洲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但復活節仍然普遍被視為公共假期(通常涵蓋「受難日 Good Friday」到「復活節星期一 Easter Monday」的四天連假)。
復活節在澳洲的餐飲文化中,常見以下幾種慶祝飲食元素:
十字包(Hot Cross Buns)
受難日必備的小圓麵包,上方標有十字記號,象徵十字架。口味從傳統葡萄乾肉桂到近年流行的巧克力、焦糖變體。
烤羊肉(Roast Lamb)
基督教中象徵「犧牲與重生」的食物,復活節常見烤羊排、羊腿為主菜。
彩蛋與巧克力蛋(Easter Eggs)
象徵新生與重生,巧克力製作的空心蛋殼、彩繪蛋、兔子造型巧克力(Easter Bunny)廣泛流行。
海鮮料理
特別是受難日(Good Friday),傳統上禁食紅肉,因此當天盛行食用海鮮,如烤魚、蝦、牡蠣等。
🍞 Tsoureki:希臘復活節麵包的意義與做法
Tsoureki(讀音類似「楚雷奇」),是希臘族群在復活節期間必備的甜麵包,具有深厚的宗教與文化象徵意義。
代表意義
發酵膨脹的麵糰象徵生命與復活。
中央插上紅色復活蛋(Red Dyed Egg),象徵耶穌流下的鮮血與重生的希望。
三股辮子(或圓形編織),象徵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這款麵包不僅在希臘族群間代代相傳,也在澳洲多元文化社會中被保留,成為希臘裔家庭每年復活節的重要傳統甜點。
🥖 Tsoureki 的傳統做法與特色
基本食材:
高筋麵粉
牛奶、糖、雞蛋、酵母
奶油
特殊香料如:
Mahleb(櫻桃核仁粉):帶有細膩杏仁香氣
Mastic(乳香樹脂):帶有清新的樹脂香氣
基本製作流程:
發酵麵糰:使用溫牛奶活化酵母,加入糖與蛋製作柔軟麵糰。
編織造型:將麵糰分成三股辮或圓形編織。
放置染紅蛋:編織中央或頂部嵌入事先染紅的復活蛋。
二次發酵:使麵糰再次膨脹,表面刷蛋液。
烘烤:於中溫烘焙至表面金黃酥香。
成品口感:
外層微脆,內部柔軟濕潤,帶有獨特香料香氣與輕甜滋味,適合單吃或搭配咖啡享用。
根據原文的說明,以下為「希臘復活節辮子麵包」食譜,食譜內容經過現代西餐概念與台灣常見西餐做法推敲設計:
Tsoureki 希臘復活節辮子麵包:
500 克,高筋麵粉
7 克,乾酵母
200 ml,溫牛奶
3 顆,雞蛋(2 顆入麵糰,1 顆刷表面)
120 克,無鹽奶油,室溫軟化
150 克,細砂糖
1 茶匙,香草精
1 茶匙,Mahleb(櫻桃核仁粉)
½ 茶匙,Mastic(乳香樹脂),研磨
適量,檸檬皮屑
1 顆,紅色染色復活蛋(裝飾用)
製作步驟:
【製作麵糰】溫牛奶中加入乾酵母靜置活化。大碗中混合高筋麵粉、糖、香料、檸檬皮屑,拌入蛋、牛奶酵母液,揉成柔軟麵糰。
【揉入奶油】分次加入軟化奶油,繼續揉至麵糰光滑具延展性。
【一次發酵】麵糰放入碗中,蓋濕布,於溫暖處發酵 1.5 小時至兩倍大。
【編織與二次發酵】麵糰分成三股編織,中央或頂部嵌入紅色復活蛋,進行二次發酵約 45 分鐘。
【烘烤】表面刷蛋液,170°C 烘烤約 35-40 分鐘至金黃酥香。
—————
本系列為參考現行澳洲檯面上可獲取之中大型餐飲評論網站、出版刊物的閱讀筆記整理而成。貼文原則上避免使用版權圖片,改採ChatGPT 生成之超寫真主義圖片呈現,文中皆會附上該料理的英文原名,並依據台灣常見翻譯用法給出意譯/音譯的中文菜名。如欲進一步探索該菜色,可直接使用英文原名進行搜尋擴展(Google 圖片/國際食譜網站皆適用)。
核心目的在於梳理當前澳洲流行餐飲食譜背後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無論你是澳洲飲食文化愛好者,或是餐飲從業者、食材供應者,皆可透過本專欄獲得豐富的靈感與市場觀察視角。
2025年更新說明:
經過一年的實作與觀察後,我們進一步發現,許多澳洲流行食譜若欲在台灣市場落地,仍需針對食材取得、口味偏好進行適當調整。因此,從本年度起,本專欄每篇食譜閱讀筆記後段,皆會新增一版「針對台灣市場調整後的食譜建議」,提供台灣餐飲市場、進口貿易業者或家庭料理者可實作參考的改編版本,協助讀者更具體將國際食譜轉化為實用應用案例。